压力容器失效模式有哪些
来源:搪玻璃反应釜 编辑:123 时间:2018-05-03 19:38
压力容器的失效是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,容器的强度、刚度或功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状态。压力容器那么损伤是怎么产生的呢?其实损伤是一个过程,容器在外部机械力、介质环境、热作用等单独或共同作用下,材料性能下降、结构不连续或承载能力下降,这便是损伤。发生损伤后不一定失效,而发生失效则一定存在损伤。失效模式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基础,设计方法(准则)必须针对失效模式,压力容器设计的第一步骤就应该是确定容器有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;对于第III类压力容器,设计时还要求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、风险控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。另外对压力容器检验结果的评价,也是建立在失效模式的基础上。
正在制定的压力容器国际标准综合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技术标准,参照欧洲标准的内容,针对锅炉和压力容器常见的失效形式,在标准中将失效模式归纳为三大类、14种,明确了针对失效模式的设计理念。
1)脆性断裂(Brittle fracture)
容器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,且器壁中的应力值远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
甚至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而发生的断裂。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材料的脆化(材料选择不当、材料加工工艺不当、应变时效、运行环境恶劣)和材料本身的缺陷。
2)韧性断裂(Ductile rupture)
在压力等荷载作用下,产生的应力值达到或接近器壁材料的强度极限而发生的断裂。通常碳钢压力容器的韧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壁厚过薄(设计壁厚不足和厚度因腐蚀而变薄)、内压过高或选材不当、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。
本文链接:
压力容器失效模式有哪些
相关文章
点击次数:更新时间:2018-05-03 19:38【打印此页】